站内资源搜索: 
大班语言《儿歌:拍花箩》视频+教案+课件+反思

部分教案预览+资源截图(下载地址在上面)


设计意图:
《拍花箩》是一首极具中国民间特色、篇幅较长的游戏儿歌,内容简单,节奏韵律感强,念起来朗朗上口。《拍花箩》采用问答调的格式、从“一”问起,答以“一”种动物活动的情景,依次类推从1到10依次出现,幼儿在拍手念唱中一问一答地发展儿歌的情境,自然地学习了数的概念。同时,这首儿歌还融合了中国传统儿歌的“一字歌”的因素,从头到尾以“呀”押韵,一韵到底的押韵方式使得儿歌更具游戏的幽默感、增加念唱的趣味。
儿歌《拍花箩》以图书为媒介,其插图色彩明朗鲜艳,画面情境与游戏儿歌内容相辅相成,教师巧妙的利用图书,通过重点提问,引导幼儿观察在前,自主想象表达在后的方式初步感知儿歌内容,并依据画面数量变化的特点预期后面的数量,锻炼幼儿阅读的预期能力。过程中,采用教师示范朗诵、形式多样的拍手念唱、配以游戏的动作表现等方式,为其提供充分表达和参与儿歌游戏的机会,拓展了幼儿想象空间,充分体验儿歌的节奏和韵律,感受文学作品的美。
大班幼儿的语言能力有了较大发展,能依据画面线索猜想情节,日常生活中他们能用符号来表现事物,具有运用符号进行书面表达和仿编的经验。此儿歌的结构特点鲜明,教师支持幼儿依据儿歌句式特点进行仿编,并运用适宜的符号记录,是幼儿创新学习的重要方式。同时,教师为幼儿营造轻松的分享氛围,通过师幼间相互分享,不断拓展幼儿的学习经验和兴趣,给幼儿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,体验仿编活动的乐趣。
活动目标:
1.了解儿歌节奏、押韵等特点,能有韵律地完整朗诵,并能根据儿歌内容加上适宜动作进行表现。
2.能依据儿歌特点仿编,并用形象的符号表征。
3.体验与同伴合作开展拍手游戏、仿编儿歌的乐趣。
活动重点:了解儿歌节奏、押韵等特点,能有韵律地完整朗诵,并能根据儿歌内容加上适宜动作进行表现。
活动难点:能够依据儿歌特点仿编,并使用形象的符号表征。
活动准备:
1.经验准备:幼儿具有使用符号表征、创编经验及同伴合作的经验。
2.物质准备:
(1)儿歌课件(11幅):
第一幅:红草地、绿码车;  第二幅:蜗牛、蚂蚁画面;
第三幅:鲤鱼滚下山;      第四幅:四方的招牌;
第五幅:五只大熊;        第六幅:六个老头;
第七幅:七只野狼;        第八幅:八脚的章鱼;
第九幅:九只老虎;        第十幅:十只青蛙;
第十一幅:十幅情境小图;
(2)白板、幼儿表征用纸、笔;
(3)以希沃屏幕为中心将椅子摆成扇形。
活动过程:
一、出示封面,引起幼儿欣赏儿歌的兴趣
1.教师出示图书封面,幼儿初步观察封面内容。
2.教师小结:这本书的名字叫做《拍花箩》,这里面有许多有趣的画面,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二、利用直观形象的课件,引导幼儿观察画面,初步感知儿歌内容,感受儿歌特点
1.逐幅出示图片(图1—10),幼儿说出图片上有谁、在做什么?
2.幼儿回答后,教师用儿歌中的语言小结,为学习《拍花箩》做好铺垫。
(1)结合儿歌数量递增的规律,在感知数量为5的“大熊”后,可请幼儿猜测接下来出现的事物数量会是几,为什么;当角色数量较多时,
······
大班语言《儿歌:拍花箩》课件_副本.jpg
完整教案和配套课件等资料请下载后学习使用


关注我们的公众号

抖音、快手、小红书、微信公众号等各大平台搜索 久久幼教 都可找到我们,获取最新优质课,舞蹈,环创手工、各种幼师日常资料,如果不方便扫码可联系客服微信 849896235




主讲老师:不详
课程时长:29分钟
查看全部:TA所有课程<<进入>>
所属领域:幼儿园语言绘本优质课

88人浏览

关注公众号,新课早知道
久久有话说
最新到货通知